Coulisse 歐洲進口蜂巢簾
源自荷蘭美學的窗簾
「窗簾不僅是功能性的家居用品,而是傳達出個人風格和個性的表現」
—創辦人 Christiaan Roetgering
對Coulisse來說,窗簾不僅是功能性的家居用品,而是傳達出「個人風格和個性」的表現!
荷蘭人重視居家環境的美感與舒適,在這個將居家美學視為日常愛好的國度,也孕育了不少充滿美感的家居用品商,窗簾設計公司「Coulisse B.V.」就是其一



從大自然尋找靈感:蜂巢簾中的「仿生學」
生物仿生學(Biomimicry)一詞源自古希臘語 βίος 「生命」和 μίμησις 「模仿」。
意指當今人類所面臨的挑戰,如全球暖化、能源危機等,大自然其實已提供了解決方案。
透過仔細觀察大自然並加以模仿,人類不但可以獲得更好的效能,且使用的能源更少、減少污染的產生。
而 Coulisse 蜂巢簾正是這樣一款集仿生學之大成的窗簾。
- 斑馬簾
- 蜂巢簾
- 百葉簾
- 布紗簾
- 捲簾
探索窗簾時尚的新世界
在Lavelle的世界裡
每一件產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美好
擁有自然風格的色系
打造純粹木質感的療癒空間
Coulisse 歐洲進口蜂巢簾 特色
「 Simple Pull Motion 」手拉式電動操作
外型簡約具設計感,只需往下輕拉一下窗簾旁的珠鍊拉繩,就能使簾面自動升降。並能同時加入 Apple HomeKit 使用,設定好家庭中樞,即使人不在家也能透過 iPhone 遠端操作家中窗簾。→ 手拉電動操作示範影片

電動操作選擇
遙控電動:3 種電動操作方式選擇,1 支電動蜂巢簾可同時併用 3 種操作方式。
① 遙控器:可只操作單支、或同時操作多支不同款式的窗簾。
② Apple HomeKit:人不在家中也能透過 蘋果裝置操作家中窗簾。
③ 手拉電動:輕拉珠鍊操作,不需額外設備或技巧。
關於 Coulisse 歐洲進口蜂巢簾 推薦文章
風琴簾4大功能特色,一次看!
1. 節能隔熱特性
風琴簾具備獨特的蜂巢形增厚結構,使簾面呈現中空構造,透過中空層來存放空氣;可有效隔絕室外空氣、有助於維持室內隔熱恆溫,進而達到節省能源的成效。
2. 遮光效果
半透光:白天使用可維持室內採光,並使照進屋內的光線更柔和,同時還可保有室內隱私。
全遮光:巢室內壁鍍有銀色金屬膜,可達到100%隔絕室外光線,且安裝時可盡量貼近牆面、降低側漏光情形,可達到極佳的遮光效果。
3. 收闔形式
一般上收:收闔方向同捲簾、百葉簾,僅有簾面底部可上升或下降以調整遮蔽範圍。
上下雙向開闔:又稱TDBU(Top Down Bottom Up),簾面可任意停留在想要的位置。簾面上部也可向下降,只遮蔽窗戶的中段或下方、維持上方簾面打開,能更彈性調控光線進入室內的角度,並保持良好通風效果。
4. 操作方式
循環拉繩:相較一般拉繩使用上更省力,可穩定的調整簾面至任何位置。
無拉繩式:將拉繩藏在風琴簾內部,以徒手推移的方式調整簾面高低,可避免垂掛的珠鍊拉繩對孩童造成安全威脅。
遙控電動:以遙控器或手機安裝APP來進行操作,若是窗戶尺寸較大、位置較高,或是窗簾需要經常拉闔,以及家中有小孩或長輩的家庭,推薦選擇沒有拉繩且方便使用的電動窗簾。
蜂巢簾5大優點
1. 可有效達到隔熱節能
風琴簾的節能效果相當顯著,尤其是全遮光風琴簾,能夠阻絕室外冷熱空氣的特點,使室內可維持舒適溫度,同時減少空調使用。
2. 兼具採光和隱私
選擇上下雙向開闔系統的風琴簾,可將簾面固定在窗戶任何區段,彈性調整進光量及遮蔽角度。保有隱私的同時,仍能兼具採光且不需完全遮蔽室外窗景。
3. 保障孩童居家安全
對於有小孩的家庭來說,選擇無拉繩風琴簾或電動風琴簾,可提升居家安全,避免拉繩迴圈帶來的意外憾事發生。
4. 提供多色及遮光選擇
風琴簾有30種以上顏色選擇及多款簾面紋路設計(亞麻、線紋、和風等),可以滿足不同風格需求,挑選到適合的空間專屬色。在遮光方面可選擇讓室內同時保有採光及隱私的半透光簾面,或是可達完全遮光效果的全遮光材質。
5. 提供多色及遮光選擇
風琴簾收闔起來的體積相當小,使用時簾面十分貼近牆面,不僅更遮光且不佔空間,視覺上也更簡潔。
風琴簾清潔保養,2種必學技巧
風琴簾(蜂巢簾)的表面清潔可定期使用除塵撢或乾布擦拭,或是以搭配毛刷頭的吸塵器吸除灰塵。
簾面側邊開孔建議使用搭配毛刷頭的吸塵器清潔,使用吸塵器清潔風琴簾時,務必將調整至吸力適中的模式。
如表面沾到較難清理的髒污,可以用擰乾的濕抹布輕輕擦拭污漬處。若是仍無法清除,可稀釋少量的清潔劑擦拭。
(因清潔劑強度不一,使用前建議先於小範圍的不明顯處測試)
此外請特別留意,風琴簾不可直接泡水清洗、不可使用漂白水或過量清潔劑,不當的清潔會使簾面產生皺摺、脫色,或使蜂巢簾立體結構損壞。
🎥 同場加映:各種窗簾款式怎麼洗?舊窗簾該怎麼清潔?
想感受Coulisse居家美感與舒適嗎?
新產品的設計發想,經常從時尚、自然、藝術、室內設計以及建築中找尋靈感。